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发布首页信息 | 桂平生活网DM广告网络版 | 分类信息

TOP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的课例评析
[ 录入者:天涯海角 | 时间:2011-01-02 00:46:46 | 作者: | 来源: ]

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  黄菊

 

2010年12月20日,我在教育网的远教资源观看了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月球之谜》的课例,我对此课进行了评析。

 

一、 对教学内容的评析

 

《月球之谜》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绍月球知识的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了解课文中所写的月球之谜,是本文的重点。难点是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这篇课文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渲染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而且也和第二段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主体是介绍与月球相关的几种难解之谜,其间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结尾是开放式的,以“神秘”来概括上面列举的几种谜,与文题相呼应,同时激起读者探索的愿望。

 

二、对教学过程的评析   

 

这是一篇科普文,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文内容的发展,而不失为一堂语文课?这是教师设计教学时的主旨思想。通过一堂课下来,有些方面值得借鉴: 

 

1、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文本的巧妙整合

 

这一堂课最精彩的地方应该是把信息技术带进课堂,有利于推进了课文内容的发展。孩子们在课前的预习中,充分施展了信息技能,根据课文需要制作了非常有实效性的幻灯片,内容丰富,页面漂亮,如月亮诗句的收集,登月图片和资料的收集,月球其他相关知识的整理和提问,人类对未来月球的计划,分类型分版块的进行幻灯片制作,使学生在交流与扩展时最快速地进入。最可贵的是孩子们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能把冗长的网上文字资源提炼成自己所需要的、非常精练明了的一段话或一句话,使人一看便明白,信息能立即输入大脑,使孩子们能在短短的课堂时间里迅速接受许多课文以外的新的信息。教师在课堂里针对课文的需要进行合理的整合,让信息技术有效的为文本服务,推进文本的发展。在资料的展示中,样式灵活,有教师展示,有学生自展,还有全班展示,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里充分展开交流与对话。

 

2、正确把握了语文教育的特点,符合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要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理解月球世界的奇异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谜,充分开展朗读才是前提。这节课,教师以读为本,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在朗读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使学生的朗读具有层次性。如月球上奇异景色的朗读指导,几个月球之谜的朗读指导,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里感悟文本内容,拓展自如。打开宇宙这个奥妙无穷的宝库。

 

三、对活动策略设计的评价

 

有效的小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集体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通过两次小组活动的开展,一次问题接龙,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比赛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而且精彩有价值,使得每个学生的头脑细胞活跃,富有创新意识,“月球上有传染病毒吗?”“月球和地球哪个的年寿高?”“月球的尘土具有杀菌的作用吗?”另一个活动是小组讨论填写等式,然后到别的小组吸取经验,回来补充自己的观点,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表达、倾听、再思维的能力,可以说选择一种好的组织形式,对于提高课堂效率也是相当的重要。

 

四、对教学效果的反思

 

这堂课中,我认为没有很好的体现评价的过程,无论是对于学生精彩的展示还是小组活动,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语言显得有些干瘪,吝啬。如何体现评价的过程、评价的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附修改后的教学设计: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通过自主学习,认识月球,了解月球,讨论月球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资料、月球相关科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月亮自古以来,就于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尤其受诗人们的钟爱。那皎洁的月光,富有变化的月形,激起了诗人们多少怀念与感慨,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歌?(师生背诵有关月亮的诗词)

 

月亮在诗人们的描绘下是如此的美好,课前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特长和兴趣分小组展开的对月球的探索,现在就来看看我们的成果。(分别展示概念图、诗词网站、幻想画和神话传说)我真为大家的聪明智慧所叹服!   

 

二、学习课文

 

1、出示:皓月当空的情景

 

 问:这样的夜晚美吗?这时候的月球像什么呢?

 

2、出示:月儿弯弯的情景,这时候的月球又像什么呢?

 

3、看到这两幅照片,你有什么感受,又什么想法呢?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好吗?

 

你们真是聪明,有一位大朋友和我们的想法是那样相似,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一起读读第一自然段吧!)

 

 4、我们谁也没有到过月球,也不知道月球是啥样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月球表面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启发学生多说)

 

5、月球上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穿过时空隧道,回到1969年7月20日,跟随两名美国宇航员到月球上看看吧!出示月面图,师解说:这里黑沉沉的,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是一片荒漠。

 

6、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吧!月球上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你能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概括一下吗?(十分奇异)

 

从什么地方看出月球上的景色很奇异?(抓关键词语并结合第二句理解)

 

7、出示自学要求:读一读3—6自然段;想一想月球和地球

 

有什么不一样;提出自己的疑问。

 

8、学生分组自学。

 

10、汇报交流

 

三、课外拓展

 

1、学生阅读《月球的自述》:

 

晴朗的晚上,我悄悄撩开夜幕,悬在蓝色天空上,把银辉洒向大地,我冰清玉洁的身影,给人以美的享受,无限的情思。人们给我许多好听的名字,如“素月”“婵娟”……幼儿园小朋友也亲切地叫我月亮姐姐。

 

我一直是人们向往的仙境,人间流传着嫦娥奔月、吴刚砍桂等神话故事。于是,我便蒙上一层又一层神秘面纱。

 

人们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登月的愿望。首次乘着宇宙飞船来拜访我的人,一定会感到惊奇。因为在他们心目中,我一直是十分美丽的:有银光闪闪的宫阙,有奇花异卉,到处是琼枝玉楼。可是事实上,我仅有成片的环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没有的元素。由于缺乏氧气,动植物根本不能在这里安家落户。

 

有趣的是,行走在我的表面如同跳霹雳舞、太空舞。因为我的引力相当于地球的1/6,即使是最糟糕的跳高运动员,只需轻轻一跃,就会创造出数倍于奥运会跳高纪录的好成绩。

 

你们看见悬挂在空中的我,只有一个圆盘大,其实我的直径有3476公里,大约是地球直径的1/4,在太阳系的所有卫星中,我是老五。只因我离你们38万多公里,看上去才显得那么小。

 

你们看见的月光,其实是我反射的太阳光。我是地球的卫星,环绕地球转,地球又自转,这中间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阳中间,太阳光正好被挡住不能射到我身上。不见我的影子,好像被吞蚀了,这种现象叫月蚀,也就是所说的“天狗吃月”。太阳光全部被挡住叫月全蚀,部分被挡住叫月偏蚀。还有,地球上的人终生只能看到我的正面,见不到我的反面,为什么?那是因为我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即我绕地球旋转的周期和地球自转的周期相同。

 

从1969年以来,人类已经六次实现了阿波罗载人宇宙飞船登月。听说现在已有向月球移民的打算,我听了真高兴,因为我终日在茫茫宇宙中枯燥乏味地运动着,寂寞而孤独。等到你们来了,就热闹了。

 

以十二万分的热忱盼望你们来做客,来定居。

 

2、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指名汇报。

 

四、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讲述:老师更相信,你们对月球探索的兴趣也将继续下去。建议在课外可以看看相关书籍、收集关于月球的知识,或者把今天在课堂上的猜想用几句话、几段话写下来,作为习作小练笔。

 

五、

 

板书设计:

 


              尘土是否能杀菌?

 


          月球之谜    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十分奇异)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26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评析 [下一篇]2010年桂平市小学教师基本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