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挖掘现场

9月1日,从正在发掘的广西桂平大塘城遗址传来消息:该处发现一片汉代古墓群,目前已发掘7座,另外一座正在紧张发掘中。记者立即赶往桂平,在发掘现场看到刚刚出土的大量陶器、青铜器等随葬文物。
奢华的贵族 豪华的棺木
广西汉墓主要分布在合浦、贵港及桂北一带,桂平发现大规模汉墓群还是第一次。目前正在发掘的墓地是8座古墓中最大的一座。记者看到,墓室里所有随葬品仍按原样摆放。挖掘人员已经刷干净器物表面的泥土,散落一地的琉璃和玛瑙也从浮土中被小心地清理了出来。
墓室一侧摆放棺木,另一侧放置陪葬品。棺木已经朽腐,只留下漆皮痕迹。四周散落着棺材上的泡钉,都是镏金材质,棺木周围还残留着一些紫色的装饰品碎片。据考古队员初步推测,这些装饰品很有可能是银器,因为银氧化后泛紫色,可以想象这具棺木是多么的豪华。
棺木的两头各有一盏陶制长明灯,其中一盏还保留着完整的铜制灯座,器形和花纹都很精细。棺木附近有一面铜镜,背面隐约可见“日之光”字样,考古队员告诉记者,这叫“日光镜”,在别的墓室还出土了“昭明镜”。
棺木周围还有大大小小的琉璃珠和玛瑙珠,磨制得十分圆润光滑,在墓室一侧还发现了早期盗洞,这些珠串可能是盗墓者偷盗时从墓主人脖子上散落的。
“汉人事死如生,贵族死后一般随葬大量器物,只可惜此墓早已被盗,否则应有更多更珍贵的器物。”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林强说,这批汉墓的年代估计是西汉晚期延续至东汉早期。
随葬品富有地方时代特色
这批古墓目前共出土随葬器物80余件,光是正在发掘的这座大墓就有陶器30件,青铜器9件。这些器物富有桂平地区的地方时代特色,如随葬品以使用器物为主,不见广西其他地方同期汉墓中常见的井仓灶等模型明器。
墓中陶器组合多以瓮、罐、壶为主,还有釜、钵和陶孟,多个陶罐还保存完好。青铜器中有三足壶、铜釜、铜板勺,还有一个方形滑石器。这些器物分别用来煮饭、盛装粮食和酒类等等。
一个残缺的“茶壶”吸引了记者的视线,但这“茶壶”没壶嘴,却有两个壶把。考古人员介绍,这并不是茶壶,而是“连罐”,是4至5个小陶罐连在一起,整体烧制而成,类似于当今厨房里的调味盒套装。看来古人的厨房生活也十分具有情趣。
在已发掘的其他汉墓中,还出土了陶鼎、陶纺轮、铁剑、铁削刀、玛瑙耳、漆木器、五铢钱等。

广西桂平大塘城遗址汉墓出土的陶器
古墓形制尚存两大谜团
正在发掘的这座大墓在墓葬形制方面有两个特殊的地方,一是先起封土再挖墓穴;二是墓室内用大块砾石围砌。为何会出现这些构造,目前还不得而知。
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墓地目前还保留有直径达22米、高约1.7米的封土堆。据林强介绍,一般墓葬都是先挖墓穴,然后再覆封土,但该墓却是先起封土,然后再在封土上面往下挖墓穴,这在广西来说尚属首次发现。这显然比直接在平地上先挖墓穴要费时费力,修墓者为何如此大费周章还有待研究。
在墓室的两侧及后端,围砌着一圈大块砾石,每块石头都有人的头部般大小,且光滑没有棱角,显然是河中的卵石,惟独通向墓道的一侧没有砌石头。
据介绍,墓道两侧每隔约50厘米就有一对称长方形坑,坑中部有木柱的痕迹,可能为立柱一类的墓葬构筑部件。这些石头会不会也是构筑部件的一部分?或者只是装饰象征?这些都有待考察。
本次发掘是桂平市境内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古发掘。林强说,此次发掘的遗迹遗物极为丰富,对研究广西汉代历史具有重大价值。

广西桂平大塘城遗址汉墓出土的陶器

广西桂平大塘城遗址汉墓出土的玛瑙珠

广西桂平大塘城遗址汉墓出土的铜镜

广西桂平大塘城遗址汉墓出土的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