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发布首页信息 | 桂平生活网DM广告网络版 | 分类信息

TOP

桂平群众文化五十年 (1949~1999)
[ 录入者:天涯海角 | 时间:2009-06-02 12:33:15 | 作者: | 来源: ]
解放50多年来,桂平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时期(1949年~1965年)

  这个时期,随着急风暴雨式革命运动的持续开展,群众思想觉悟的提高和解放翻身后的喜悦,需要寻找抒发内心感情的表达形式。这时期,有两种文化活动形式易于被群众接受,一种是解放军和南下干部带来的北方民间艺术,如扭秧歌、打腰鼓、踩高翘等,土改期间在桂平城乡广泛流行,由农会、学校、妇女、民兵等组织组成的秧歌队、腰鼓队经常在圩日表演,配合每个阶段的政治运动进行宣传,许多乡村在召开群众大会时进行表演或比赛;另一种就是群众文化的“土特产”—本地山歌,山歌在桂平东南西北各大区均有代表唱腔。此外,还有壮族山歌、瑶族山歌和船家山歌,西区山歌二重唱更有特色,1956年,“桂平山歌上北京”参加全国首届音乐周就是以桂平西区山歌为基调的。

  山歌在清匪反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合作化、大炼钢铁、大跃进、人民公社等各个时期,发挥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这种群众口头创作,被县宣传、文化部门多次收集编印成《桂平山歌》。当时,城乡群众文艺活动也十分活跃,几乎每个乡、村(后称公社、大队)均成立农村俱乐部或文工团,江口、金田、石咀、社步、下湾、白沙、大湾、大洋、城厢等许多乡镇,均组织成立业余粤剧社(团)。校园文化也很繁荣,象浔州高中、桂平一中、桂平二中(今麻垌中学)、金田中学这些较大的中学,都组织有学生剧团、文工团、歌咏队、乐队等,经常进行演出或举办全校性会演。

  全县范围的文艺会(调)演也经常举行,平均三、四年举行一次,其中以1956年文艺会演和1959年《刘三姐》会演规模最大。1956年的全县文艺会演剧种有调师、采茶、春牛、壮欢、粤剧、山歌剧、木偶戏等,全县共有20多个剧团(队)和十多个木偶团(组)参加,在城区分3个点日夜演出共60多场,历时一个多月。1959年举办的《刘三姐》会演声势更大,当时的县委宣传部长赵国璋亲自抓这项工作。在全县范围自下而上逐级搞会演、层层选拔。一时间形成“人人唱山歌,处处有三姐”的热闹场面。  1957年春节,桂平县组织的业余文艺队,参加广西第一届民间文艺会演,参加的6个节目中,4个获一等奖,2个获二等奖。

  二、“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77年)

  “文革”开始,文化发展完全服务于政治,由政治决定。出现了“人人唱语录歌、个个跳表忠舞、处处演样板戏”的文化畸形现象。每个公社、大队、学校、厂矿、单位都成立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群众文艺队伍虽然庞大,但演出的形式和内容却非常单调、呆板,除了大唱“红歌”、“语录歌”和八个样板戏,剩下的就是政治口号式的对口词,三句半和快板之类的东西。优秀的剧种,传统剧目,特别是西方文化,统统被列为封、资修“黑货”加以禁锢。许多公社、大队甚至生产队都设有图书室,但几乎全是毛著和路线斗争的小册子。许多政治文化夜校成为整人和斗争的场所。

  在“两派”斗争最激烈的时候,群众文化“紧跟政治”成为必然。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横幅标语,文艺舞台上,演出《浔城风暴》之类的“文攻”,还有互相攻击、谩骂的活报剧,实际上成了派性斗争的工具。

  本来,桂平木偶戏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艺术,东南西北四大区均有一批演技较高的艺人。他们平时在乡村流动演出,为节日和群众操办喜事增添娱乐气氛,演出的大都是古装戏。1965年,成立县木偶协会后,县宣传文化部门派出干部到县木偶剧团搞木偶戏改革,取得了很好的开端。但“文革”开始后,木偶和舞狮、舞龙一样被作为封建主义糟粕遭到禁锢,已取得初步成效的木偶戏改革也只得中途夭折了。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1999年)

  1979年下半年,乡镇文化站普遍建立,至1989年先后有木圭、金田、油麻、下湾、大湾、南木等站新建了文化站址。全县文化站址(室内活动、办公场所)总面积18100平方米,其中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有金田、桂平镇、南木等几个文化站。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蒙圩、麻垌、社坡、罗播、白沙等乡外镇新建了站地。文化站一般正常开展的项目有图书阅览、墙报橱窗出版、举办展览、编印文艺刊物、举办群众节日文体活动等项。经营以文补文的有偿项目有桌球、录像放映、摄影、打字、文化旅社、冰室、剧场管理、卡拉0K歌舞厅、办培训班等。1988年,全县文化站总收入523100元,其中桂平镇文化站总收入21万元,金田文化站总收入20万元,是文化站收入最多的一年。

  城乡墙报出版是80年代桂平的强项1982年5月,玉林地区在大洋召开全地区圩镇墙报宣传经验交流会,推广大洋经验。桂平城区墙报橱窗宣传出版工作也十分红火,正常出版的县直单位有50多个,坚持进行年度墙报评比。有些单位(如桂平镇城北街居委会),由于墙报宣传成绩突出,其事迹和经验曾在上级召开的宣传文化会议上作介绍,并在地区、自治区乃至全国的报刊上作过报道。 

  群众业余文艺创作也较活跃,一些乡镇文化站曾出版编印不定期文化刊物,如金田镇《彩村江》,南木《渌江》,大洋《乐洋》、大湾《诗页》等,培养了一批业余文艺作者。

  从1980年起,桂平城区坚持举行一年一度的军民歌咏比赛,军民同乐,干群同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军民共建活动作出积极的贡献。

  城区和乡镇节日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采,特别在春节,曾搞过6日6夜,项目一般有上十个,文艺演出抽调城区文艺队伍(如文工团、桂平镇文化站曲艺团、红声曲艺团等),还抽调乡镇业余文艺队伍进城演出。节日文化活动一般在中山公园进行。搞过两次春节山歌比赛和一次讲故事比赛。县文化馆坚持在街边开展周末群众文化活动,项目有文艺演出、木偶演出、象棋、灯谜、抛圈、讲故事、钓金鱼和电子游艺等十多项。周末活动坚持了五年,《广西日报》记者曾作了报道。

  1986年~1993年8年中,在城区举行两次全县性文艺会演(调演)。还举办财政和经委战线文艺会演、中学生文艺会演、家庭音乐会、广播影视歌曲大奖赛、吉他演唱大赛、卡拉OK大奖赛、城区少年儿童歌舞会演和十大歌手大奖赛等。文化部门还搞过多次中秋登西山赏月晚会,文化局和县体委联办过两次龙舟比赛。(大湾镇文化站也举办过两次龙舟赛)。

  在乡镇,业余文艺演出也十分活跃。特别在20世纪80年代,大洋寻欧春牛队、罗秀中东采茶队、中沙六纪采茶队、油麻有理采茶队、南木合山采茶队、寻旺大为粤剧队、金田新旺调师队、紫荆木山瑶族文艺队、桂平镇文化站粤剧团、桂平红声曲艺团,以上团队经常进行演出。190多个木偶组也活跃在城乡文艺舞台上,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全县有3600多个“文化户”。1988年全县建成12个乡镇文化中心,麻垌农民文化宫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的辉煌。

  1982年,县文化馆被评为全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1986年,玉林地区文化局在桂平镇文化站召开地区文化站工作会议。1989年,全区建设文化中心经验交流会在桂平举行,桂平被评为“达标县”。1993年,国家文化部授予桂平县文化馆“标准文化馆”称号。1997年6月,国家文化部授予桂平市“文化先进县(市)”称号。

  1990年,桂平镇文化站全体工作人员(10人)组成的业余文艺队,应自治区文化厅邀请,参加广西“三月三”民歌节演出。1990年10月,桂平镇文化站副站长卢瑞君被抽调到广西花山民族民间艺术团,赴京参加十一届亚运会演出活动。同年,卢瑞君获全国先进文化站长称号。次年10月,又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个人,赴京参加颁奖大会。

  1995年,建筑面积3450平方米的桂平市文化馆文化娱乐中心大楼竣工投入使用,大大改变了原馆舍窄、暗、破、旧的落后面貌。

 

90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李宗仁在桂平捐款修桥佐证 [下一篇]桂平杖头木偶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