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做强优势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今年1至9月,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亿多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500多元,同比分别增长17.5%和6%。
发展特色经济,做大做强品牌农业。该市利用秋冬季温暖的气候优势开发秋冬闲田,种植反季节蔬菜40万亩,农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利用气候和土地优势发展中药材、速丰桉生产,种植面积分别达4万亩和20万亩;利用江河、鱼塘资源优势建立黄沙鲨、特种鱼等养殖基地1.2万亩。目前,桂平已成为广西重要的优质谷生产基地之一、广西腐竹生产主产区、广西重要淮山生产基地和广西黄沙鳖养殖主产区。黄沙鳖农产品地理标志已通过国家农业部审核登记,金田林场1000亩西山茶基地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金田淮山2万亩基地通过了无公害产品认证;西山茶、优质米、酒、水果、畜牧水产等10多个产品先后获得省部级多项奖励;有46.88万亩农产品基地和11个农产品品种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
做强优势产业,实行规模化经营。桂平市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主导产业规模化、基地化。一方面,大力发展优质稻、蔬菜、蚕桑、水果、中药材、木薯、马铃薯、茶叶等8大优势作物;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水产畜牧业,突出发展生猪和名特优水产业,稳定发展草食动物和家禽、特禽生产。同时,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规模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近年来,全市引进培植高科公司、源安堂药业、金田木业、金田糖业、温氏种猪养殖、诚远环保能源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据统计,目前桂平市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16家,产值达20多亿元,带动农户18万户,农民户均增收6000多元。
桂平市还因势利导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截至9月底,该市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58家,累计注册资金3.17亿元,发展社员4万多户,辐射带动农户20多万户,实现订单化生产25万亩,农产品订单销售量50多万吨,销售收入3亿多元,社员户产业经营人均纯收入5600多元,辐射带动农户实现人均产业经营纯收入484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