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发布首页信息 | 桂平生活网DM广告网络版 | 分类信息

TOP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课细则
[ 录入者:天涯海角 | 时间:2010-09-26 02:49:15 | 作者: | 来源: ]

1、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明确、恰当、符合学生实际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教学目标全面、合理,设立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4)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和教材处理:
(1)选题注重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2)内容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00版)》的精神
(3)富有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取舍合理、条理清晰、详略得当
(4)注重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3、教学过程:
(1)教学方法能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2)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学生参与面广
(3)合理引导师生间、学生间充分的交流、合作、互动
(4)积极引导学生研究、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附:
(1)课堂教学时间(45分钟)的把握;
(2)教学环节是否到位;
(3)教师对学生课堂问题的回复与解决

4、教学手段:
(1)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配合适当的教学平台,学生学习评价合理
(3)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4)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功能

5、教师素养:
(1)善于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充分了解学生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能充分肯定学生的一切发现、探索和创新行为,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3)教学使用普通话,语言规范、明确、准确、简洁、流畅、生动
(4)具有一定的课堂教学调控、组织能力

6、教学效果与教学特色:
(1)教学构思有新意,教学某方面有独到之处
(2)教师的“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角色到位
(3)教学过程完整,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3)学生参与积极,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说明:
教学中,有以下情况视为不合格课
        (1)有思想性、知识性错误;
        (2)教师有不尊重学生的行为;
        (3)提前上课、提早下课;
        (4)教师不使用普通话语言、仪表不庄重的。

34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历史研究法的步骤 [下一篇]关于转发《超强台风“凡亚比”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