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籍贯在广西桂平县崇姜里和社村之论文及史料汇编
黄源光 编著
公元二0一三年三月首次出版
目录
1、目录……………………………………………………………(1)
2、作者简介………………………………………………………(2)
3、序言一 …………………………………………………李琼慧(3)
4、序言二 …………………………………………………黄源光(6)
5、太平军将领林凤祥被凌迟处死的照片………………华声论坛(8)
6、《林凤祥供词》…………………《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5辑(9)
7、《林凤祥籍贯新证》……………………………………秦国经(10)
8、《关于林凤祥籍贯的调查报告》………………………黄培棋(16)
9、求王林凤祥………………………………………………凌崇征(23)
10、《关于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的籍贯和早期历史考》…黄源光(26)
11、和社村林姓聚居地旧村、新村及林凤祥将军…………黄源光(64)
12、宾山寺及名联的传说……………………………………黄源光(73)
13、千年古村之和社的前世今生……………………………黄源光(85)
作者简介

黄源光,1963年5月30日出生于广西桂平市南木镇和社村。大学文化,桂平市作家协会会员,《和社村志》主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在有关刊物发表诗歌、散文多篇。
2011年与好友张志钊倡议发起编写《和社村志》,并任主编。爱好史学研究。主要学术研究成果:采编《关于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的籍贯和早期历史考》;主编《和社村志》。考证了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籍贯在广西桂平县崇姜里(今南木镇)和社村;考证了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唐高祖李渊分藤州于大宾县仙沙寺(今桂平县宾山寺)置浔州,仙沙寺为浔州第一州治。
序言一
南朝 梁天监元年(502年)置桂平县到明朝以后之1500多年间,在介于北纬22。52`——23。48`与东经109。41`——110。22`位于中国西南的广西桂平市这块4074平方公里的热土上,曾发生三起重大历史事件。一是明朝期间,以候大狗领导的以黔江大藤峡为据点之大藤峡瑶族农民起义,历时270年。二是以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五人为首组成领导集团,于1851年2月11日在桂平县金田村举行之太平天国金田农民起义,历时14年,严重动摇了清朝政府的封建统治地位。三是于1927年5月7日,在中共桂平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以“广西武平桂三县农民协会军事委员会” 名义,攻打桂平北区大土豪刘谨堂,是在国民党时期在广西境内向国民党统治政府打响的第一枪。
因此,不管在那个重大历史事件中,在盘亘于桂平大地上的大容、莲花、紫荆三大山脉的灵气和集雨面积为33万平方公里流经桂平域内的黔、郁二江的乳汁在历史长河中孕育出许多杰出人物,如金田起义中指挥千军万马的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
被洪秀全封为求王和天官副丞相的林凤祥在与清军战斗中强悍异常,使清军闻之丧胆。在1921年7月1日中共产党成立以后,祖居桂平镇的王日葵在北京大学期间与李大钊一道是广西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共产党员,家住桂平蒙圩镇岭脚屯胡福田在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是第一个代表广西党组织领导人出席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被恩格斯喻为开创亚洲新纪元和奠定中国近代史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是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的农民起义运动。从1851年2月至1953年3月19日攻克南京,金田起义后太平军转战大江两岸,出广西,经两湖、赣皖,势如破竹,锐不可挡,而定鼎金陵(南京),拥占华夏半壁江山,迅速形成了一个与没落清王朝互为对峙强大的农民政权,太平天国运动最终虽然归于失败,但其重大历史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为后续的辛亥革命和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也从太平天国历史中汲取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起义者们的英雄形象,都被雕塑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巍峨壮观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受到全国人民的瞻仰和世界友人的崇敬。
正因为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影响深远,其中有诸多方面值得后学者研究、探讨。洪秀全身为广东花县人(现广东中山市),为什么选择在广西桂平市金田村进行起义?是否与桂平籍的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求王林凤祥所具有的卓越军事指挥才能和组织能力有关及当地村民秉赋强悍性格相关联?是否与发源于金秀的大瑶山山脉之位于桂平境内紫荆之大瑶山余脉崇山峻岭孕育出的人才和逶迤于桂平市三大山脉会聚于黔郁两江交汇处之两岸瑶、壮、汉农民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秉赋有关。
所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留下了诸多疑问给后人研究、探讨。但是,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是桂平籍人是无可非议,从未有历史学家提出异议。而求王林凤祥的祖籍出生地有几种版本:一种版本说是广西武鸣县人,另一种说法是广东揭阳人,再三争论是桂平县白沙人还是桂平县崇姜里(今南木镇)和社村人。现桂平市作家协会会员黄源光编写的《太平天国北伐名将林凤祥籍贯在广西桂平县崇姜里和社村之论文及史料汇编》将这重重云雾拔开。
黄源光学者花了许多心血和时间及财力调档考证,遍走城乡寻找证据进行核证,无论是从林凤祥供词中,还是从林凤样参加太平军回到家乡所留下的栓马桩和本村乡亲的口述及长辈的口口相传,再是从其村林氏族谱的记载与林凤祥供词的吻合,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多线索综合考证林凤祥系桂平县崇姜里(今南木镇)和社村人,从黄源光学风的严谨态度和知识水平以及以纵观其这几年中从主编的《和社村志》和即将出版的《太平天国北伐名将林凤祥籍贯在广西桂平县崇姜里和社村之论文及史料汇编》及正在撰写的《大宾县的糖牛与布山县治的争论》,真是“墨汁泉涌”, 黄君的论证应是真实可靠的,本人乐意为之作序,以飨读者。
桂平市史志办公室副主任 李琼慧
2013年3月28日
序言二
2012年6月18日,贵港市长李宁波主持召开研究金田起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规划会议。会上,李宁波要求,尽快对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进行规划定性。在规划理念上,人文历史是重点,要认真研究太平天国起义在贵港爆发的原因和过程,贵港人民在起义中起到什么作用等,让人们从景区中了解贵港的历史和民风民俗。
2012年10月29日,桂平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项目建设史料征集领导小组在市电视台播出了一个关于征集桂平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项目建设史料、主题、口号的启事,特公开向社会各界有奖征集与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关的史料、主题与口号的作品,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统一的好作品。
2013年2月19日,自治区主席马飚在南宁主持召开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核心区保护与开发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高起点、高规格把项目建设好,努力把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打造成广西的一张新名片。
在区地市三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下,在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景区被列入国家红色旅游项目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形势下,在北京故宫明清档案部早已公布了《林凤祥供词》的背景下,为了配合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纠正一直以来人们对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籍贯在广西武鸣或广东揭阳的错误认识,应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故里广西桂平县南木镇和社村乡亲们的要求,借桂平市太平天国金田起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项目建设史料征集领导小组向社会各界征集与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有关的史料之际,现将本人多年搜集、研究、考证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籍贯在广西桂平县崇姜里(今南木镇)和社村的有关论文、史料汇编结集出版,以正本清源,返朴归真,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同时,也算作我们为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尽一点绵薄之力,并与关心太平天国名将林凤祥籍贯问题的读者们切磋、探讨和分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桂平市史志办公室副主任李琼慧和《桂平市志》特邀编辑覃尧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贵港市博物馆馆长冯桂淳和原桂平县博物馆馆长黄培棋、桂平市博物馆馆长朱丽彬以及桂平市新闻信息中心罗崇伟的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时间较短,本人水平有限,兼之我是初学者、探索者,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二0一三年三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