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是由人民创造的。瑶族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和历史,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其中就有大藤峡瑶民起义首领侯大苟。
侯大苟,生年不详,出征在广西桂平县罗峒田头村一个贫苦的瑶族农民家庭。自幼就上山砍柴烧炭、打猎,饱尝了封建压迫剥削之苦,也练就了不屈的反抗精神。
历史上,瑶族受着沉重的阶级、民族压迫和剥削。明正统七年(1442),瑶族人民首领兰受贰、侯大苟等召集大信山等地瑶族山老和山丁数百人,于大藤峡商议武装起义事宜。事泄,兰受贰等十余人被明军千户潘智杀害。侯大苟闻讯逃脱,幸免于难。
正统十年,侯大苟两次召集瑶族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接着攻陷广西重镇梧州。此后侯大苟领导义军攻城占地,几年间,相继攻破了化州、泷水、德庆、荔浦、浔州、柳州、庆远等州县,起义烈火烧遍两广,起义军声威大振。
义军的声势使明廷大为震惊。成化元年(1465年)正月,明廷改派号称“智勇过人,兼文武才”的浙江参政左佥都御使韩雍及都督征夷大将军赵辅等率北京、南京、江西、湖广官军16万人,分兵五路来镇压瑶民卦。在敌人强大攻势下,义军顽强作战,用滚木桑石、镖枪、毒矢等武器据险固守,使敌人伤亡甚众。经过几个月的苦战,由于义军寡不敌众,粮尽援绝而惨遭失败。起义军首领侯大苟被俘遇害,为瑶族人民的生存发展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