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发布首页信息 | 桂平生活网DM广告网络版 | 分类信息

TOP

代总统夫人郭德洁
[ 录入者:天涯海角 | 时间:2010-02-10 03:08:42 | 作者: | 来源: ]

李宗仁(左)与郭德洁(右

gdj.jpg

 郭德洁,原名郭月仙,又名郭德杰。(1906—    1966),原籍广西桂平县桂平镇。父亲郭六,经营泥水建筑业,店号郭成记。前妻生有汉斌、尧锟两个儿子。郭德洁为继母潘氏所生,有一弟俊扬(后改名德风),一妹云仙(后改名智洁),小时就读于桂平县城厢高等小学。1925年经郭凤岗介绍,与驻师桂平的浔梧郁善后督办李宗仁结婚。从此,她陪伴李宗仁先生度过了40多年的岁月。在这40多年中,她从一个普通的青年女学生当上了国民党广西省党部监察员,桂林难童院院长,桂林德智中学校长,广西女子北伐工作队长,国大代表、立法委员、副总统夫人和代总统夫人,成了当时广西杰出的妇女领袖。 

与李有缘  桂平成婚

  1922年至1925年期间,为了方便与占据梧州的黄绍竑联系,李宗仁将他的定桂军司令部从玉林迁到黔郁浔江汇合的桂平县城。当时浔州水上警察厅厅长郭凤岗是故土为官的桂平人,又是李宗仁在桂林陆军小学时的同学,两人在校学习时关系就相处颇好。故友新谊,郭凤岗见李宗仁无意接元配夫人李秀文来桂平,便起心帮李宗仁在桂平物色一位女子。

  在郭风岗的精心策划下,李宗仁在一次到桂平城厢高等小学作“长官训话”时,得与当时该校的校花郭月仙接触。李宗仁此前曾两次见过郭月仙,但无意了解,经郭凤岗这次安排与郭月仙接触后,见郭月仙彬彬有礼且长得楚楚动人,遂产生了爱慕之心。

  不久,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在郭凤岗的策划下,李宗仁司令在万寿宫召开桂平县城各界人士代表座谈会。郭月仙是其中一位代表。郭月仙时年18岁,身穿粉红色的学生校服,襟佩熠熠生辉的学校校徽,既像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又如一位气宇不凡的小小政治家。她在座谈会上发言,列出当今广西各派军事势力争雄,北有以桂林为轴心的沈鸿英,南有以南宁为据守的陆荣廷,东南有桂平、梧州的李宗仁和黄绍大本营。这三个派系的军事力量颇为悬殊,陆、沈二人各有一、二万人枪,而李、黄不过是三、四千人枪,远非他们可比。今吾观广西各派军事势力争雄,有着当年诸葛孔明《隆中对》惊人的相似之处。”接着,郭月仙分析陆荣廷治理广西10余年,民怨天怒,人心背离,早已成为“落日之暮”,此乃“失之天时”。沈鸿英为人奸诈,士卒离心,貌似强大,实则内荏,此乃“背之人和”。李司令与黄会办较之二者,虽则力量居弱,但是,占有整个西江上游,此乃沃野之地,物阜粮丰,加上司令政治开明,取悦于民,真可谓得天时、地利,又得人和。如若勤修明政,慎作军事决策,统一广西大业垂手可成矣。李宗仁对郭月仙侃侃而谈,有理有据,分析中肯,见解不凡,深感有此奇才女子,有望可助事业成功矣。遂定下这门婚事。

  郭风岗在有意撮合李宗仁和郭月仙之前,并不明白郭家已将月仙许以本县白沙景乐杨家青年杨晓世,且收了杨家的聘礼。待郭风岗与郭六夫妇说明李宗仁有意月仙时,郭六夫妇都乐意攀此高枝。为安慰景乐杨家,李宗仁同意加倍给杨家退礼。

  景乐杨家曾是旺族,当时虽已家道中落,也还是有钱人家,不在乎郭家的加倍退礼,但当时李宗仁是堂堂定桂军总司令,对李也无可奈何。

  民国十四年秋天,李宗仁经过数年的浴血奋战,统一了广西以后,立即在桂平县城的万寿宫宣布与郭月仙结婚。为了让郭家光耀一番门楣,让郭月仙本人感到嫁与李宗仁作“明媒正娶”的平妻,婚礼办得相当堂皇。但就在李宗仁与郭月仙在万寿宫举行婚礼时,郭六被不明身份的人绑架劫走,李宗仁派兵追赶,才将郭六营救回来。李宗仁和郭月仙结婚后,觉得“月仙”这个名字有些俗气,于是,将月仙改名为郭德洁。 

致力抗战  当好后勤

  郭德洁和李宗仁结婚之后,便辍学从夫。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李宗仁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这时,郭德洁已当上广西省党部监察委员,并被省党部任命为“广西女子北伐工作队”队长,随第七军北上,编入正规部队,称“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政治部妇女宣传队”,担任宣传、看护、慰劳等工作。这些青年女学生,年纪只有二十岁左右,但在枪林弹雨中,也同男子一样爬山涉水而毫无畏惧。那时,北伐军各军政治部也有女子工作人员,但像这样单独组织一支女子工作队在前线工作的,只有七军能做到。郭德洁身为军长夫人和省党部监察委员,也能如此吃苦耐劳,其精神更是难能可贵。1926年7月11日,李宗仁统率的第七军光复长沙,全国震动。这时,郭德洁率领的女子北伐工作队也抵达长沙,并立即展开慰问伤员,访问民众,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并依靠社会各种团体做好后勤工作。接着又从长沙到武汉、九江和安徽,一路上画漫画,写标语,发传单,还深入乡村城镇,帮助组织农民协会、妇女协会,支援北伐战争,对广大官兵鼓舞很大。

  1937年10月10日上午,李宗仁离开桂林赴前线就任五战区司令长官,郭德洁就参加了在省公署举行的庆祝“双十节”活动。1939年秋,经调整后五战区司令部迁往湖北的老河口,郭德洁曾在老河口担任战区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负责宣传、动员和组织妇女参加抗战工作,慰问伤病员。抗日战争期间,郭德洁曾回桂平,向县妇女抗敌后援会赠送了200元钱和书刊等宣传品,并在妇女抗敌后援会召开的妇女大会上发表演讲,鼓励妇女积极做好抗日救亡工作。

  抗战期间,广西一度流传有“前方功臣,后方能人”的佳话。赞扬李宗仁在前线抗战有功,郭德洁在后方做好抗战后勤工作。1937年冬天,郭德洁在桂林西郊买了一块2000余亩的荒地。1938年春天,当李宗仁在前方指挥台儿庄大战时,郭德洁便在后方开始了她的经营。她在这2000余亩的荒地上种上了3万株油桐、300余棵松树和各色杂粮、红薯、芋头、水果及烟叶、稻谷等,对军民同仇敌忾、一致抗日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郭德洁除了办一些产业的经营以外,1938年至1940年期间,还在桂林做了两件颇有影响的大事。

  一是建立了桂林难童教养院。1939年2月,为了给难童们找寻一个安全的理想院址,郭德洁多次到山峦叠嶂、易于避开敌人空袭的河池、南丹、永福等地选点,最后在桂林两江的宝山建立难童教养院。同年3月,郭德洁应邀到重庆去参加一个高级长官夫人会议。在会议上,她得知国民政府的赈济委员会将要在各地收容5000名难童,便顺水推舟,说是她在桂林筹办一所能收容1000名难童的教养院,希望得到支持。果然不久,她得到了10万元赈济拨款。于是,郭德洁与广西财政厅长黄钟岳和广西临时参议会议长李任仁等商量择地筹建。但不待教养院建好,流落到桂林的烈士遗孤和各地的难童越来越多,她只好在距李宗仁老家10多里的两江圩内租了一座戏院,收容下400来人。后来又借在两江的桂林师范学校部分校舍暂用。直到6月初,距两江圩8里的宝山难童教养院才动工兴建。11月正式举行成立典礼。郭德洁自任院长,教养院前后共收养1000多名战时难童,郭德洁以“教”、“养”并重,鄙弃懒惰,崇尚勤劳为标准,设置文化课、农事课、工艺劳作课等等,难童在这里度过了他们人生最为柔弱、娇嫩的阶段,留下的是深切的情感和难忘的回忆。他们感谢郭德洁,深情地叫她“妈妈”。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李济深为她题词:“功逾鞠育”,给予很高的评价。

  除了建立一所难童教养院之外,1941年春,郭德洁又在桂林西郊美丽的桃花江畔的甲山,创办了一所德智中学。据说这所中学的命名有双重意义,一是取德洁和胞妹智洁两人名字的头一个字合成的,二是从办学宗旨看,教人以德,诲人以智,培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崇尚美德,德智兼备的学生。这所中学有大礼堂、科学馆、艺术馆、办公厅及教室、宿舍等各种教学设施。1941年秋正式开学。这所中学的校舍及教学设施,在当时的桂林,算是比较好的。郭德洁一直担任这所私立中学的校长。逢建校周年或是有机会,便到学校给师生训话。

  办校10年,这些学子解放后多走上建设祖国的道路,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抗战期间,郭德洁在桂林各项社会活动相当积极,身兼的职务不少。如《广西妇女》杂志社社长、广西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反侵略大会中国分会广西支会理事、广西各界救济归侨募征部副主任、中山学社桂林分社干事等等。这一时期,郭德洁经常参加各种会议,发表演讲,撰文指导广西的妇女工作,接受记者访问,应酬接待各种来桂客人(包括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甚至到桂南前线去抢救难童,慰问伤员。

  1930年3月中旬,蒋、冯、阎大战前夕,各派反蒋人士在北平酝酿发起“扩大会议”,并推举阎锡山为全国海陆空军总司令,李宗仁、冯玉祥和张学良为副总司令,李宗仁还担任中华民国陆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5月中旬,蒋、冯、阎大战全面爆发,李宗仁率军入湘,准备北上攻占武汉,与冯、阎友军会师中原。6月初占领长沙。但在6月中旬,后方交通重心衡阳却被粤军蒋光鼎所占。李宗仁只好全线自长沙南撤,围攻蒋光鼎于衡阳。此时正值湖南大军粮食奇缺,军队给养中断,军心涣散,衡阳久攻不下,只好再向广西撤退,情形狼狈不堪。正在这极端困窘之际,郭德洁应友人舒之锐女士之邀,自香港乘“皇后”轮北上旅游。碰巧各派反蒋人士正在北平召开会议,汪精卫、阎锡山误以为她是李宗仁的私人特使,派人到天津专程迎接。她随机应变,假戏真做,周旋于各代表之间。阎锡山答允拨出40万银元送给李宗仁,说是有感于李宗仁前时在南方配合入湘作战而馈赠,使李宗仁部队得以度过难关。

热情相助  竞选获胜

  抗战胜利后,李宗仁被任命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北平行辕主任。1947年冬,国共和谈己彻底破裂,蒋介石任命傅作义为“华北剿匪总司令”,李宗仁更是成了空头主任。于是他有意在1948年3月底召开的第一届行宪国大上竞选副总统。

  李宗仁要与孙科竞选副总统的事,一开始就遭到蒋介石的反对,连老搭档白崇禧、黄旭初、黄绍竑等也不赞成。蒋介石对李宗仁有成见固不必说,友人们则是怕他“吃不着羊肉惹得一身膻”。正在李宗仁有些犹豫之时,郭德洁坚决劝说支持丈夫参加竞选。1947年冬,郭德洁当选为广西籍的立法委员,同时当选为北平市地方性妇女团体的国大代表。郭德洁自1925年与李宗仁结婚以来,热心政治和社会活动。20余年来,作为李宗仁的夫人,耳濡目染,她已经适应了各种场合,特别是官场的酬酢。1926年8月,李宗仁、蒋介石等人抵达长沙时,蒋有意与李互换帖结为异姓兄弟,搞“桃园结义”那一套,李宗仁婉辞不受,后来在郭德洁极力劝说下,才促成结为金兰之事。如今郭德洁见丈夫的竞选决心尚未下定,她劝李宗仁说:“竞选应早下决心,以求先声夺人,获得竞选优势。比如我们女人找对象,如果象乡下姑娘那样,羞羞答答,心中有痴想又不敢启齿,怎么能得到如意郎君?又比如你在桂平追求我时,假如我没有向你表明坚决的态度,我们俩哪有今天的美满婚姻呢?”郭德洁的支持和敦促,使李宗仁下定了参加竞选的决心。

  1948年元月8日,李宗仁在中南海紫光阁举行一次外籍记者招待会,并在会上表明自己竞选意图。经郭德洁劝说后,他于3月11日又举行了中外记者招待会,表明自己竞选主张。一时间,新闻媒体广为传播,加上美国方面的支持,各界拥李的呼声日高。

  早在1948年元月,李宗仁向记者透露了竞选意图之后,郭德洁密切配合,与李宗仁一道到北平各团体、学校和机关去访问,还带上题了上下款的李宗仁照片,分赠有关负责人,以联络感情,争取舆论支持。

  1948年3月22日,李宗仁偕郭德洁及北平行辕秘书长萧一山,机要室主任李扬,行辕参议刘仲华,新闻处处长黄雪顿等一行10余人,乘飞机飞往上海,在上海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发表竞选演讲,阐明主张,以图先声夺人。

  3月24日,李宗仁和郭德洁抵达南京,在太平路由原桂系军人马晓军开办的安乐酒家开设竞选大本营,成立助选班子,下设总务、财务、交际宣传、情报等助选各部,还设立助选决策机关,开展声势浩大的竞选活动。4月19日,总统选举结束后,大会转入副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李宗仁遥遥领先,得票754票。蒋介石意识到孙科可能敌不过李宗仁,于是利用各种威逼利诱手段,造谣中伤李宗仁,说“李宗仁竞选另有政治企图”,说“桂系准备在李宗仁当选后三个月,逼‘领袖’出国”;甚至说“郭德洁飞香港来回贩卖黄金”,“李宗仁在北平利用职权,高价批售运煤执照”等等,街头还出现揭露李氏夫妇隐私的传单,使郭德洁蒙受了不少委屈。但李宗仁、郭德洁并不气馁,不辞劳苦走遍各代表团住所,见到国大代表,不论熟识与否,都亲自递上一张名片,握手寒暄。郭德洁和白崇禧夫人马佩璋还在大悲巷雍园的白公馆设米粉宴款待国大代表夫人太太。郭德洁在米粉宴上口口声声对这些可以吹“枕头风”的姐妹们表示感谢,并请她们“多多关照”,米粉宴之后,还给夫人太太们每人送一份礼品。

  4月29日,李宗仁穿着一身整齐的军装,郭德洁穿着瓦灰色短袖旗袍,双双来到国大会堂门口,恭候代表入场,郭德洁精心化了妆,与李宗仁和每一位代表热情握手,并直言不韪地说:“谢谢你,请投我一票。”投票结果,李宗仁得票1438票,孙科得票1295票。当大会宣布李宗仁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副总统时,拥李的代表欢呼雀跃。郭德洁激动得脱掉了外套,狂喜的泪水扑簌簌流了满脸,被人七手八脚地抛将起来。李宗仁也被人高高抛起。

  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任代总统,但始终未能挽回败局。1949年11月,李宗仁为治胃溃疡,郭德洁陪其由南宁取道香港,飞往纽约。三个月后,蒋介石在台湾宣布“复职”,她和李宗仁遂在美国长期居留。

身居异域  思念故土

  1949年12月5日,郭德洁随李宗仁飞往美国,并住纽约附近的新泽西州盎格鲁林镇花6万美元买下一栋别墅式两层楼房,此地风景优美,是闲住的佳境。院中花木扶疏,空气清新,他们在此度过了整整16年的异域生活。

  郭德洁在美国居住几年后,已申请加入美国国籍,而李宗仁却不愿加入美国国籍,只作了“永久性移民”居住美国。郭德洁早在抗战时期,就在桂林请了英语家庭教师,初学了一些英语,到美国之后,环境使她的英语大有长进,有利于社会交往和人际之间的应酬。她还学会了自己开小车去会朋友,逛街市。李宗仁依然一口桂林官话。他关心国家大事。对于中印边界争端,中国首次原子弹爆炸成功等,他都在报端上发表文章,说了一个炎黄子孙应该说的话。

  李宗仁到美国后不久,郭德洁就劝说他写一部回忆录,以留下一些可贵的史料。李宗仁一直都没有着手。1958年夏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克尔克博士,该校远东学院辛尔博士分别致函李宗仁,希望他写作或口述一份回忆录,李宗仁便欣然应诺。由哥伦比亚大学派研究员唐德刚博士帮助撰写成这部长达60万字的《李宗仁回忆录》。早在1957年李宗仁就有“落叶归根”的念头。郭德洁自知无法阻拦,只得垂泪说:“你去吧,不过我是要留在这里的,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想利用这些时间,好好享受一下。”但她同意去一趟香港和程思远会面,将李宗仁的想法告诉他。

  1960年秋,郭德洁以探亲为名飞抵香港,住在九龙荃湾的娘家。与程思远在海边的住处只隔半个时辰的路程,但为了保密,他们商定双方在半途相遇,郭德洁上程思远夫妇的车,在路上交谈。

  在车上,郭德洁告诉程思远李宗仁要回大陆的决心和自己的选择,程思远考虑到李宗仁年事已高,一个人回到国内会有困难,本想劝她,但话到嘴边,忽然想起郭德洁许多往事,便停住了。原来1948年李宗仁和孙科竞选总统时,曾玩弄了一点小小的计谋,宣布中途退出竞选,郭德洁不知情,竟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而嚎头大哭,成为笑柄。虽然程思远对郭德洁没有进行劝说,但这次会面,为李程后来在瑞士会晤作了准备。郭德洁回美后,一些记者发布了消息,国民党报纸也猜测说:“郭德洁女士神秘来港,可能与李宗仁意欲投共有关”。

  1963年夏天,李宗仁专程从美国到意大利罗马,会见他的老部属程思远。当程思远向他传达了“共产党的政策是爱国不分先后,爱国是一家”之后,他的回国之意与日俱增。

  1965年3月,周总理根据国内外一派大好形势,果断地做出决定:时机已成熟,李宗仁先生多年的宿愿可以如愿以偿。

  李宗仁得知这一消息,欣喜若狂。1965年6月13日,他急向纽约克城移民局办理出国手续,借口要带刚刚手术之后的夫人去瑞士休养,随后赶往纽约郭德洁住所的医院去向她辞行。
没料到,郭德洁忽然提出,要和他一起回国。

  原来郭德洁患有乳腺病。早在抗战时期,她的乳部生了个疔疮,李宗仁劝她到医院去医治,她却羞于以乳部示人,不听李宗仁的劝告,每日只用万金油涂抹止痒去痛。自来美国之后,为追求青春永驻,她千方百计托人搜集雌激素,按期注射。医生告戒她不可以如此久为,性激素用得太多,有致癌危险,她却一笑了之。1962年,她发现乳疮硬化,医生确诊为乳腺癌早期,并立即安排她住院,准备做手术,可她却惟恐失去乳房而已影响体型,且以为医生是小题大做或是为了捞钱诓人,竟于手术前夜,悄悄溜出医院。尔后乳病时好时坏,她总想找到一个既能保全乳房又能治好乳病的两全其美的办法,结果终不可得,无奈只得于1965年春再次住进医院。这次住院后,医院确诊为乳腺癌晚期,务必立即切除两只乳房。手术虽然进行得顺利,但术后医师直率地告诉她:“上帝还给她留下两年的生命。”

  听到医生的诊断,像是晴天霹雳,郭德洁惊呆了,她怎么也不愿相信这是真的。此刻,美洲夏日的艳阳再也不能温暖她的心,即将失去生命的恐惧,将她和祖国一下子拉得很近。她现在似乎体会到李宗仁急切回国的心愿:“树高万丈,落叶归根”。祖国,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任游子怎么在外漂泊,最终还是要死在你的怀抱。

  李宗仁先行抵达瑞士的苏黎世,在那里等候前来接他的是程思远。郭德洁的弟弟郭德风,在苏黎世开了一家中国饭馆,他每天把李宗仁接到自己的饭馆用餐。郭德洁比预期晚了几天才离开美国,他们那幢花园式别墅只作价三万四千美元,托一位律师在他们离开后变卖。为了签订文契及处理一些财产、家具,郭德洁6月23门才抵达苏黎世。

  7月12日,李宗仁、郭德洁、程思远乘坐瑞士航空公司的班机,从苏黎世起飞,准备途经日内瓦、雅典、贝鲁特、卡拉奇,最后抵达香港。蒋介石派出的特务正好也于当日赶到苏黎世,但他们晚了一步。后来蒋介石又密令他在巴基斯坦的特务机构,在卡拉奇机场候机大厦的楼梯下面,用无声手-枪结束李、郭、程的性命。

  7月13日凌晨,由于国务院急电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得到巴基斯坦政府的帮助,派出一辆警车破例开进机场,两位警察登机接走了李宗仁一行三人,才避开了蒋介石特务的暗杀。

  7月17日,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包下了一架飞往广州的波音107飞机的一等舱,安全地把李宗仁、郭德洁、程思远送到了广州。 

回归祖国  含笑而殁

  1965年7月20日上午11时,李宗仁、郭德洁一行乘飞机飞抵北京。他们步出机舱,抬眼一看,便怔住了,停机坪前,前来欢迎他们的有共和国国家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贺龙、郭沫若、陈毅、傅作义及包括当年国民党进步人士王昆仑、朱蕴山、刘仲容、邵力子、黄绍等在内的数十名知名人士。欢迎场面的热烈,使郭德洁激动万分,她觉得过去纵然有种种不如意之处,今天都得到了补偿。

  晚上,周恩来总理又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盛大宴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投奔社会主义国家的原国民党高级要人第一次举行如此盛大的欢迎宴会,表明了李宗仁回归祖国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李宗仁和郭德洁回国之初,住在北京饭店,后来搬到西总布胡同五号李公馆居住。

  7月26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接见并宴请了李宗仁、郭德洁及程思远。会见时,郭德洁畅谈了她渴望回到祖国的心情,毛泽东主席说:“跑到海外的,凡是愿意回来,我们都欢迎。他们回来,我们都以礼相待。”他们纵论古今,谈笑了四个多小时,其间毛泽东主席还在住处设宴相待,宾主尽欢,其乐融融。8月6日,全国政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茶话会,欢迎李宗仁和郭德洁夫妇。8月8日,民盟、民建、民进、农工民主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同盟和全国工商联,联合举行茶话会,欢迎李宗仁夫妇和程思远。

  8月18日,李宗仁夫妇和程思远夫妇乘专列到北戴河休养。在北戴河,朱德委员长和夫人康克清设宴招待他们。

  8月27日,李宗仁、郭德洁回国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所到之处,各界知名人士纷纷宴请和欢迎他们,招待欢迎规模之高,持续时间之长,都是空前的。

  这次见面以后,郭德洁再也不后悔自己回国之举了。虽然病情日益加重,她却更为兴奋,渴望多到些地方看看。

  1966年1月7日,李宗仁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平杰三的陪同下,要到南方各地参观访问,劝她留京治疗,郭德洁执意不肯,说:“正因为我留在人间的时间不多了,我才更应该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到了九泉之下我也会因此而感到欣慰”。他们由北京飞往广州,作故地重游。李宗仁夫妇驱车过东山时,想寻找旧地的故居而不可得。他们观赏了广州的迎春花市,参观了黄埔港、湛江港,去海南岛作了1000公里的环岛旅行。

  2月28日,李宗仁、郭德洁一行回到了阔别十七年的故乡南宁。他们受到广西区政府主席韦国清等自治区领导的热烈欢迎。郭德洁还准备回到诞生她孕育她长大的桂平县桂平镇家乡参观访问,探亲访友。次日,李宗仁与郭德洁开始在南宁参观访问。目睹故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思绪万千,久久难平。

  3月8日,李宗仁夫妇一行从南宁乘小火轮东下,参观西津水库和发电站。晚上,台风从北部湾吹来,江上波涛汹涌,小火轮颠荡不已,夜泊断江大坝南岸时,郭德洁因病痛折磨,整夜未眠,回到南宁后即陷入肝昏迷,病卧南园,无法再跟李宗仁到桂林参观,更不能回到她日夜思念的桂平家乡探亲访友。

  3月19日,平杰三副部长从越南河内调来一架小飞机,急飞北京,郭德洁被专机送到首都机场,即由救护车送到北京医院,医生用尽一切方法抢救,因郭德洁的癌肿已转移到骨髓、肝脏等重要部位,也只延续了她一天的生命。3月21日,凌时三十分,她含笑而殁,享年61岁。

  郭德洁逝世时,身穿软缎小袄,足登黑绣鞋,神态安详。周恩来总理、彭真副委员长和夫人张洁清、李四光副主席,曾前往北京医院向郭德洁遗体告别,并向李宗仁表示慰问。向遗体告别的还有李宗仁和郭德洁的好友,以及有关方面的人士邵子力、黄绍竑、章士钊、屈武、程思远、石泓等百余人。来宾们向郭德洁遗体鞠躬致敬,李宗仁在郭德洁的额头上亲吻了几下,仪式便结束了。

  郭德洁的骨灰存放在北京西郊八宝山的骨灰堂。后由郭德洁女士的内侄郭嘉兴领回桂林,现安放在李宗仁故居展室。
     

61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石达开部在贵县的友军 [下一篇]石达开回师广西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