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发布首页信息 | 桂平生活网DM广告网络版 | 分类信息

TOP

桂平市-广西第一村
[ 录入者:天涯海角 | 时间:2009-03-25 02:01:40 | 作者: | 来源: ]
桂平市-广西第一村   
 桂平市中沙镇上国村位于山区深处,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无疑处于“地利”的劣势。可令人意外的是,该村靠山吃山,依靠山区独有的草药资源,不但办起了一家名企业,更创造了每年产值2亿元、人均利税超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的奇迹。
村中小车宝马最多
从桂平市区往南行驶近两个小时,再从兴业县绕道来到大容山区深处,一路上所见,与广西普通的农村景象相差无几。但当记者所乘车辆行驶在一段硬化路面的盘山道时,不时有奔驰、宝马等豪华轿车迎面驶过,一知情者肯定地说,这些车是从上国村开出来的,山里只有他们村有这个实力。随后,他指着远处的一座山岗说:“那就是上国村。”记者放眼望去,只见绿色的山岗上,冒出一座座琉璃瓦楼房。
进到村子后,所见的景象更让记者目瞪口呆:不少村民的住宅楼豪气十足。上国村村口边,就有一座占地上千平方米的大宅子,两层以上的楼房盖着琉璃瓦,围成一座方形的庄园。走进3米多宽的大门后,庭院的景色竟如一个公园,草坪、池塘、喷泉、假山、亭阁等应有尽有。村民告诉记者,这座有数十个房间的别墅,只是村中一户人家的住宅。沿着村道往里走,记者发现类似的豪宅不少,虽然面积不如村口的那一座大,但楼房装饰精致,花花草草点缀着各户庭院,村里通的都是水泥路,车轮子不沾泥就能开到家门口。
据介绍,该村村民家一般都购置了冰箱、空调、微波炉等家电,而且全村300多户人家中,彩电数量就达到七八百台,平均一家有两台以上。村民莫先生告诉记者,他家光彩电就有8台,几乎每间卧室都摆上了一台。他半开玩笑说:“反正彩电就千把元一台,多买几台放着,免得孩子们再为抢遥控器打架。”然而他家中的孩子不争遥控器后,却又有新的“麻烦”,他们开始争抢家中惟一的一台电脑上网。莫先生担心迷上电脑会影响孩子们的学习,便决定不多买电脑。于是孩子们一放学,莫先生就把他们赶到外面的篮球场锻炼,而村里就有8个篮球场,不用担心没场地。此外,有人统计,该村目前已经有40多户人家拥有私家小轿车,宝马牌豪华小车就有15辆以上,其他大部分小车价格都是在20万元以上。
一家企业带来富裕
上国村的富裕程度出乎记者的预料,甚至让人羡慕,而这都与村中的一家企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家企业就是大名鼎鼎的广西源安堂药业有限公司。
10多年前,上国村还是桂平市比较贫困的村落,大多数村民的住房甚至没有今天的猪棚好,大风一过大家就要四处找稻草,把屋顶铺好。有村民告诉记者,当年大家上厕所带的都是木片,没几个人知道手纸这个东西。当时,村民们要不靠着人均两分多田地勉强过活,要不就背上行囊外出打工,没几个人敢有住上楼房的想法。
上世纪90年代初,村民莫兆钦带头成立了一家企业,打算把大容山上没人看得起的草药,制作成食品、药品出售。当时村中没有太多的人意识到这家企业会走向成功,甚至在工厂缺乏原材料时,村民也不愿意种植草药出售。直到企业打下包票,保证全部收购村民种植的草药时,才出现了人工种植的草药。
村民人均贡献万元税
收谁也想不到,才10多年时间,不仅源安堂的股东们开上了豪华小车,上国村也因此受益良多。一些村民在源安堂的支持下,搞起了纸箱厂、中草药提炼厂、运输队等配套经济实体,纷纷住进了洋楼别墅。村民杨达江从部队退伍后工作无着落,生活困难,莫兆钦便邀请他建立药瓶厂,并支持资金100多万元购买设备和培训人员,生产出来的合格产品全部由源安堂包销,现在他的药瓶厂每年交的税就达200多万元。而村中700多劳动力中,有大半进了源安堂工厂打工,成为享受双休日的农民,而且住上了钢筋楼房。据了解,源安堂在2005年度共上缴了1600多万元的税,这意味着上国村1600多人,每人每年能创造上万元的税收。
可喜的是,钱包虽然鼓了,上国村民却没有染上社会的不良习气。在工作之余,打篮球是村民们最喜爱的活动,村民间约定的比赛几乎天天有。村中光公共篮球场就有8个,还不包括一些村民在自家庭院立起来的篮球架。村民莫某对记者说,他在源安堂上班,工作挺忙的,没时间碰那些不好的东西,而且打篮球可以锻炼身体,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此外,源安堂还会在春节从城里请来文艺队,为村民们举办春节联欢晚会。曾经有专家到上国村调查研究后发现,比照国家原定的2020年全面小康的经济社会指标,该村都已基本达到或者超过。
137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成国王府遗址 [下一篇]桂平市-旅游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