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 发布首页信息 | 桂平生活网DM广告网络版 | 分类信息

TOP

玉洞天开 观音岩庙
[ 录入者:天涯海角 | 时间:2009-04-04 23:51:25 | 作者: | 来源: ]
南出龙华古寺的后门,过“揽胜”三石门,登中山飞阁、半山亭、通天道,便到了观音岩庙。

    观音岩,由两块嵯峨的巨石交搭而成的天然洞穴。洞深四五米,洞高三四米,洞宽六七米。观音岩庙就建造在这岩洞之外,为独间独座的庙宇。岩洞内供奉着观音菩萨的塑像,岩洞外的庙宇为祭堂。

    观音岩庙,位于西山彩虹桥之下,通天道之上,是桂平西山的庙中位置最高的一座。故有“云天绝壁,玉洞天开”之誉。

    据说,清代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1年),龙华古寺高僧盟初住持后,觉得像桂平西山这样风光秀丽、誉满天下的名山,仅有眼下这些游览的风景点和几处古刹寺庙,还是远远不够,也不相称的。于是,他动了一个念头,要在他任龙华寺住持的有生之年,力所能及地多开僻几处旅游风景点,多选择一二处“圣地”造庙宇,以扩大西山的知名度和增加佛教在名山的影响。

    盟初住持经过了多年来对西山的考察和研究,首选了观音岩这处地方造庙。他认为观音岩,正处于西山的半山腰,“前临绝壁悬崖,后横崇山峻岭,天地开阔,气度不凡”,是一处“灵气凝聚”的“圣地”,建造寺庙的理想地方。这是其一。

    其二是,此外天地开阔,岩崖嵯峨,可构筑杰阁画亭,开辟游客登山小憩之所。

    盟初住持是一个言出必行的高僧,他选定了在观音岩这外风水宝地造庙之后,便于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亲自带领他的弟子们登山刨石修洞,披荆斩棘,开辟成了一处让人们烧香事佛的地方。接着,双从龙华寺后面的吏隐洞垒石彻路,共六百余级,一直到了观音岩洞的前面,先后经历了四年多时间。后来,又有一些佛教信徒合力于岩洞构筑了一小庵,成了现在观音岩庙的样子。近十数年来,人们又架竹引泉,种树栽花,构建杰阁画亭,终于成为了一处供登山游人休闲和小憩之所。

    观音岩庙,其貌不扬,但每天香客如云,烟火缭绕,前来顶礼膜拜者络绎不绝。

    其庙门有一副对联,文曰:

玉洞天开,观大地山河,三千世界;
云岩风卷,露半空楼阁,十二栏杆。

    岩庙的右侧,原来镶嵌着长条石刻画四幅,分别为松、竹、梅、兰。画面还匠心独远,线条清香雅致,不落俗套,是不可多得的西山独一无二的石刻画。作者:云卿,可惜其籍贯、生平及刻画的年代均无可稽查。现在,这四幅石刻画存放在洗石庵内。
 
    观音岩庙前面的绿荫场地的东南方,有一巨石向山外暴突,形同一条巨鲸的鱼*的平台向外伸去。上构筑有一六角画亭,是观日出的理想之地,故名为“朝阳亭”,西山的新“八景”之一。

 

48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藤峡风光 [下一篇]旅游景点---大藤峡